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
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在1998 年冬天,寒假期間,為了開學時在全校教師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會上,因為被挑選為 20 個最受歡迎教師之一,而被要求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台致詞 5 分鐘,所寫的一首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書寫過程中,陶喆首張專輯裡鋼琴演奏版的 "沙灘" 一直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複播放著,哀戚壓抑的情緒持續著,我幾乎一口氣的就完成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整首長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完成後,感覺上,從小一直累積在胸口的沉重巨石,終於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奮力放下,整個人彷彿浴火重生般 ...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09101
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
我獨自坐在教室的小小椅子上,
期盼著遙遠的講臺上的老師,
能夠叫出,爸媽特別為我,取的名字;
而不要,
把我當成一個學號、座號、或某某職務的,某某同學;
或是某一排的第幾位同學;不論是,開關旁靠窗的那一位,
或是,穿著紅色毛衣的,斜後方的,
打著瞌睡的,右邊那一位;
.
因為,
我也是個人,是個活生生的人,是爸爸、媽媽的孩子,
是有外公、外婆的孩子,
是有朋友、有鄰居、有著自己拖鞋的人;
不是書沒讀完、試沒考好的,某某學生;
也不是幾年幾班裡的幾號,
更不是遙遠的未來,學校即將引以為傲的
某某畢業生。
 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
我獨自坐在教室的小小椅子上,
期盼著遙遠的講臺上的老師,
真心的,教導我、啟發我,
因為我真的以為,老師什麼都知道,
因為我真的希望相信,老師不會對我有所隱瞞,
因為我真的很期盼,老師可以為我解答,所有的疑惑與辛酸;
.
我不明白,爸媽為何要吵架;
走進了婚姻、生下孩子,
卻又認真而嚴肅的猶豫著,
是否該以離婚,
來作為生命中這一連串錯誤的
中止;
好像,我只不過是個紙糊的裝飾品,只為著節慶擺設而添購;
他們哀傷的看著我,像是看著一隻沒人要的,流浪小狗。

我不明白,自己究竟是,心肝寶貝;還是
沉重的負擔;
為什麼他們要工作得那麼辛苦,
卻又好像都是因為我的拖累。

難道所有的大人,
不應該都是量力而為的嗎?
難道所有的大人,
不應該都是事先作好生涯規劃的嗎?
難道他們平日掛在口頭教訓我的那些話,
竟是連他們自己都無法完成的嗎?
那為什麼又如此容易脫口而出?
要認真!要負責!要盡力!要有榮譽心!要知恥!要孝順!
難道只是因為...
只是因為,我本來應該是一個好孩子的;
我本來應該是...
如他們原先所衷心期盼的,一個小小的,
微不足道的
好孩子......
 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
我獨自坐在教室的小小椅子上,期盼著遙遠的講臺上的老師,
能告訴我,人生的真相;
告訴我,為什麼會寂寞;告訴我,為何寂寞帶來的,竟是
莫名的心痛;
告訴我,什麼是友誼;
告訴我,如何區分,心中真正恐懼的
是害怕失去,還是,害怕
根本不曾擁有......
.
告訴我,
人究竟要的是什麼?
究竟,人是什麼?
為什麼總是找不到,可以心滿意足、不再渴望的時刻?
.
是因為我還沒長大嗎?
只是因為,我還沒作完我的功課嗎?
或是因為,我沒乖乖聽從爸媽的勸告?
我好害怕,怕長不大,怕永遠都不夠成熟,就像爸媽所說的一樣;
我也好害怕,怕長大,怕長大了像爸媽一樣...
不敢說真話。
 
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
我獨自坐在教室的小小椅子上,期盼著遙遠的講臺上的老師,
能讓我明白,為什麼我必須蒼白著膚色,緊緊守著座位不放,
遠離爸媽,遠離家門,來認識這一群、又一群的
陌生男女;
他們似乎和我有著相同的害怕,有著相同的憂慮,
他們似乎都是一個樣子的,又好像有著很多不同的面貌;
我渴望著和他們交談,卻又渴望著逃到世界的底端,
我為他們臉上的微笑所迷惘,卻又著急著隱藏自己的微微興奮;
他們說著和我相同的話語,但我卻不明白他們真正的含意;
他們談著我所熟悉的話題,但我卻無法辨別他們的真切立場。
.
也許,也許,這一切都不是他們不夠真心,
一切,
都只是因為,我的功課不好,我的智商不夠高,
因為我總是聽不懂、看不明,重點的所在,
也許,這一切,都只能歸咎於
我的貪玩、我的懶惰、我的不夠現實,
和我莫名的抗拒;
抗拒去認清,競爭的殘酷;抗拒去明白,現實的不得已;
抗拒去接受,我的命運原本如此;
抗拒去承認,人生本來如是。
.
是嗎?
老師! 我親愛的老師!
告訴我, 是嗎?
真的是如此的嗎?
.
請告訴我,請告訴我真話,老師!
讓我放棄所有的抵抗,
讓我放下心中,一滴滴,不自覺的叛逆,
讓我...讓我的心睡去,讓我的感覺麻痺;
讓我安靜,讓我放棄,
讓我徹徹底底的
死去。
.
答應我,老師!答應我......
否則,
就請喚醒我,請教育我,請導引我;
告訴我真相,向我顯露真理的道路;
告訴我真正的未來,宣喻我本來應有的
面貌......
.
答應我,老師!答應我!
我會認真生活,我願一切保守,
只要您承諾我,只願您帶領我;
我願意,我真的願意......
 
現在,我終於長得夠大,可以成為老師了,
我獨自站在教室前的講臺上,
遠遠的望著坐在臺下小小椅子上的孩子。
.
我想告訴你,我願意,我真的願意!
我從未真的忘記,我真的從未放棄;
為了你們,我必定奮戰到底;
為了你們,我一定死不捨棄。
.
只因為,
你是我的過去;
我是未來的你。
.
時間原本沒有先後;
空間亦無曾經左右;
千萬年前是一,千萬年後仍是一;
天涯海角,不過是重重幻影。
.
我願承諾你,我願擔負你;
我願同你一齊哭泣,我願等你一齊站起;
我願陪你面對,我願伴你等候;
我答應你,
我答應陪你,
我真的答應你......
.
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98.2.22
.

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

人的惡劣,來自他的無能

.

       這是大約 8 年前,大約在我 35 歲時,所講的一句話。
一直到今天,這句話大致上就代表了我對人性的核心觀點。
一切的論述與衍生關懷,都由此展開。

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ime45
.
人的惡劣,來自他的無能


       這是說明,而非評斷。是說明 - 包含我自己在內的人類行為。

       意思是:人之所以耍惡劣的原因,必然是來自,因為沒有能力好好的完成一件事,所以在內心產生反轉情緒,反而刻意以惡劣的言行來發洩,並間接嚇阻他人對他的評判與傷害。

       所以,可惡之人,必有可憐之處。

       一件大多數人足以勝任的事,不知為何,對某人卻是困難重重。他為了避免再度被傷害,於是選擇以眾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惡劣方式,來逃避即將暴露的事實,來轉移眾人的注意焦點。

       這就是我對生命的基本態度與認知。

       關於一切的行為,我會試著去理解,依據著這句話來理解。但理解並不表示接受。該付出代價的,還是得付出代價。

       所以,生死無非明暗!   只是那不堪的過程,令人唏噓。

      我同情那些耍惡劣的人,我也同情那些因別人的惡劣而遭受傷害的人。
       對於前者,付出該付的代價,提升、培養能力,設法填補過去的遺憾,慢慢的趕上,是唯一的路途;
      對於後者,傷害無從彌補,唯有堅強的療傷。理解對方的無能,或許有助於怨恨的削減。然而,自然的定律,弱肉強食,不也依然日日上演?所以,還是得要提升、培養能力,讓自己更警覺、更無所懼。

       其實,兩種角色,我們可都是經常在扮演的呢。

       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。

       善人為惡,與惡人何異?
       惡人為善,與善人殊別?

      因此,善惡的關鍵,還是在於能力的多寡。

      人,天生渴望受到肯定、受到歡迎,被稱讚、被認可。或者來自他人的評判,或者來自自己的認定。正猶如植物趨光、向水一般,純屬本能,無須額外的驗證或論辯。

       當然,人總有許許多多複雜難解的因果動機。客觀上有能力做好的,未必在主觀上願意做好、可以做好。也因此,實際上呈現的,就是無能成就。


       最後,我所謂的能力,不是那些片面、自以為是的說法;也不是那種,令人羨慕的片段光彩;而是那種 ... 能終究圓滿成就的 ...... 那一種。

.

.

.